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表层沉积特征与物源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徐刚;刘健;温春;孔祥淮
  • 单位1:国土资源部 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4
  • 学历:硕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粒度;黏土矿物;沉积特征;物源分析;南黄海西部陆架
  • 起始页:49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6034);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611401)
  • 刊名: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管单位:国土资源部
  • 主办单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主编:张训华
  • 地址:青岛市福州南路62号;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 邮编:266071;100717
  • 电子信箱:gwzhang@qd-public.sd.cninfo.net
  • 网址:http://HYDZ.Chinajournal.net.cn
  • 卷:30
  • 期:4
  • 期刊索取号:P226.06 449-29
  • 数据库收录:山东优秀期刊;中国地质学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海洋文献库核心海洋科技期刊
  • 核心期刊:中国地质学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海洋文献库核心海洋科技期刊
摘要
对南黄海西部陆架区626个海底沉积物进行了沉积特征分析,包括粒度和黏土矿物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表层沉积物类型主要包括砾石、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粉砂、砂质泥和泥。依据表层沉积物成因,将调查区分为4个区:苏北近岸老黄河细粒沉积物区、中东部的残留砂沉积区、西北部的准残留砾石区和东北部的山东半岛水下楔形体末端沉积区。研究区的黏土矿物组合类型主要为伊利石-蒙皂石-绿泥石-高岭石,组合类型与黄河黏土矿物组合类型相同,表明主要物质来源于黄河。研究区中东部分布有粉砂质砂和砂,具有滨岸环境的沉积特征,而与现在所处的沉积环境不相一致,它们被解译为形成于全新世早期的滨岸环境,并在海底留存至今,属“残留沉积”。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