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热水沉积成矿盆地的热状态及热演化分析与研究思路——热水沉积成矿盆地分析与研究之四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0
  • 作者:方维萱;胡瑞忠;黄转莹;蒋国豪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单位2:西北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关键词 泥盆纪沉积盆地;构造变形-热流体叠加序列;热状态;热演化;秦岭造山带
  • 起始页:10
  • 总页数:9
  • 经费资助: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999043210)
  • 刊名:西北地质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半年刊
  • 创刊时间:1980
  • 主办单位:国土资源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 主编:夏林圻
  • 地址:西安市友谊东路166号
  • 邮编:710054
  • 卷:21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06141-521/1-2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收录期刊
摘要
摘要:根据对秦岭泥盆纪沉积盆地的构造成盆-后期构造变形特征研究,秦岭造山带泥盆纪热水沉积成矿盆地中构造-热流体地质事件可初步厘定如下:①中泥盆世伸展构造成盆-热水同生沉积成矿事件(D1)。②晚泥盆世-石炭纪伸展变形-深源热流体叠加事件(D2)。③印支期挤压收缩变形-热改造事件(D3)。④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改造-深源热流体叠加及脆性变形事件(D4)。⑤喜玛拉雅山期脆性变形(D5)。从盆地热状态及热演化研究角度看,盆地内充填地层体中有机质及矿物可以记录热状态及热演化历史,利用盆地内充填地层体中有机质及矿物温度计可以反演盆地内充填地层体形成时盆地热状态和盆地底部热流。认为热水沉积成矿盆地热状态及热演化主要研究方法有主要矿物流体包裹体测温、镜质体反射率(R0)法、氧同位素地质温度计法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