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秦岭古生代热水沉积盆地与热水沉积成矿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唐永忠;齐文;刘淑文;侯满堂
  • 单位1: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 出生年:1965
  • 职称: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南秦岭;热水沉积盆地;热水沉积成矿
  • 起始页:1091
  • 总页数:10
  • 经费资助: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200110200029、[2005]13-8)资助
  • 刊名:中国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3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 主编:李延栋
  • 卷:34
  • 期:6
  • 期刊索取号:P251141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地质学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核心期刊
摘要
扬子地块北部被动边缘的南秦岭古生代沉积盆地中,发育一套自早古生代一中生代以来的碳酸盐岩夹细碎屑岩沉积建造,形成规模巨大独具特色的以铅锌金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伸展构造体制下形成的裂陷或断陷型盆地中,正常水成沉积与热水沉积同盆共存。正常水成沉积中叠加的热水沉积是一个“突发事件或灾变事件”,具有特殊的物质组成和产态。通过对区内沉积成矿盆地的识别、分级,二级沉积盆地中边缘部位常发育多个三级构造热水沉积成矿盆地,它受控于沉积盆地中的同生断裂,具有沉积岩相、热水沉积岩组合、显著成矿作用及物化探异常广布的特点。三级构造热水沉积成矿盆地是矿床定位的构造空间,四级热水沉积洼地为矿体(矿层)的容纳空间。区内热水沉积岩主要为重晶石(毒重石)岩、硅质岩、钠长石岩和铁碳酸盐岩类,铅锌重晶石等矿产多产于热水沉积岩中或上盘。热水沉积形成一般由早期的热水喷发交代一主期热水喷流一晚期热水喷气演变。早期的热水喷发交代往往沿矿液喷发通道.形成网脉状、角砾状矿化;主期热水喷流主要形成多金属及热水喷流相,形成块状、条带状、层纹状矿石或热水沉积岩;晚期热水喷气主要形成浸染状矿石和热水喷气岩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