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山西省潞安矿区生态恢复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王世东;郝成元;郭增长;刘昌华;樊良新
  • 单位1: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 出生年:1978
  • 职称:讲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潞安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模式;塌陷地
  • 起始页:51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原地区基本农田保护技术研究”(2006BAJ05A14);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2010B420001)
  • 刊名:水土保持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 主编:刘国彬
  • 卷:30
  • 期:2
  • 期刊索取号:P470.66144
摘要
在对潞安矿区自然经济条件、环境破坏程度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潞安矿区实际,以尽快恢复被破坏土地的原有生产力为出发点,以恢复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提出了稳定塌陷区生态恢复模式、潜在或动态塌陷区生态恢复模式、煤矸石山环境治理模式、废弃地生态恢复模式、环境污染区生态恢复模式、家园服务生态恢复模式等6类适合潞安矿区的生态恢复模式,每类模式里又包含几种子模式。经过对矿区不同区域实施的生态恢复模式成效的调查结果表明,该生态恢复模式系统的建立和空间分布格局是科学合理的,符合潞安矿区的实际情况,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