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水文地质单元内水化学类型形成某些机制问题的探讨——以辛安泉域潞安矿区为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0
  • 作者:李旭东;曹玉清;胡宽瑢
  • 单位1:长春科技大学环境与建设工程学院
  • 出生年:1974
  • 学历:硕士;学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饱和指数;化学反应模型;氧化还原;离子交替。
  • 起始页:205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9772160)
  • 刊名:地球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7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 主编:赵大鹏
  • 地址:武汉市喻嘉善
  • 邮编:430074
  • 卷:25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06.6179
摘要
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内,从补给区到排泄区,矿物溶沉的顺序通常依次为方解石、白云石、石膏。这样,水中的方解石饱和指数一般应大于白云石饱和指数,但在辛安泉域潞安矿区8508~8516孔一带,出现了白云石饱和指数明显大于方解石饱和指数的异常现象,就其形成机制,建立了一套水化学类型形成的化学反应模型,阐述了模型的存在条件,并用氧化还原和离子交替等理论做了进一步的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符合实际情况.该模型在其他类似水文地质单元内也可得以验证,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