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1.0GPa、高温下岩石熔融玻璃的弹性波速测量及其地球物理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蒋玺;谢鸿森;周文戈;刘丛强;刘永刚;范大伟;万方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深部物质与流体作用地球化学研究室
  • 单位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77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高温高压;玻璃;弹性波速;地壳低速层
  • 起始页:158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5CB724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403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JCX2-SW-N20)
  • 刊名:地学前缘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4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地学(北京);北京大学
  • 主编:翟裕生
  • 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9号
  • 邮编:100083
  • 电子信箱:frontier@cugb.edu.cn
  • 网址:http://www.cugb.edu.cn
  • 卷:14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06.6 208-8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利用超声波反射法,在1.0GPa、最高温度分别达900℃和730℃条件下,测量了岩石成分从酸性到基性的7种熔融玻璃的纵波波速(νp)和横波波速(vs)随温度的变化。实验过程证明,高压下升温过程中样品被压缩导致了样品中弹性波走时减少,而降温过程中样品长度基本保持不变。结果显示,1.0GPa下,随实验温度升高,不同成分玻璃的%首先以-0.2×10-3 km.s-1.℃-1到-0.7×10-3 km.s-1.℃-1不等的速率缓慢降低,而其νs多以- 0.1×10-3 km .s-l.℃-1速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当温度高于玻璃转变温度(Tg)后,玻璃的vp开始以-0.8×10-3 km ·S-l·℃-1到-3.6×10-3 km ·S-l.℃1不等的速率快速下降。根据玻璃νp随温度变化速率的改变,拟合出这几种玻璃的转变温度从584℃到654℃。由实验获得的玻璃波速,利用Voigt-Reuss-Hill( VRH)平均计算出下地壳岩石中玻璃的存在将降低岩石的波速,并由此为下地壳低速层提出一种新的解释,即非晶质体的存在可能在下地壳形成地震波低速层。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