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中段岩性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王昌勇;郑荣才;王成玉;牛小兵;辛红刚;梁晓伟
  • 单位1: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 出生年:1981
  • 学历:博士
  • 职称:讲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延长组中段;岩性油藏;鼻状构造;姬塬地区;鄂尔多斯盆地
  • 起始页:84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国家重大专项(编号:2008ZX05003-001)“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资助。
  • 刊名:岩性油气藏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9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集团西北地质研究所;甘肃省石油学会
  • 主编:刘全新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雁儿湾路535号
  • 邮编:730020
  • 电子信箱:yxyqc@petrochina.com.cn
  • 卷:22
  • 期:2
  • 期刊索取号:P450.6 211
摘要
通过对延长组中段各油层组沉积特征、物源及沉积相演化规律的详细分析,结合各油层组油藏的分布特征,认为姬塬地区长8-长4+5油层组主要发育岩性油藏和构造一岩性复合型油藏2种基本类型,这2类油藏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前缘、水下扇及临近湖岸线的三角洲平原位置。姬塬地区长8-长4+5油层组油藏的类型及分布规律主要受物源控制,向北东及南东方向尖灭的砂体容易形成岩性油藏油藏的规模取决于砂体的大小,而向南西及南部尖灭的砂体一般需要与鼻状构造叠合才能形成构造岩性复合型油藏油藏的规模同时受控于砂体和鼻状构造的大小。长8-长4+5油层组沉积时期,研究区西部物源逐渐减弱而北部及北东部物源逐渐加强,导致主要油藏类型及分布特征发生改变,长8油层组以岩性油藏为主,而长7-长4+5油层组则以构造一岩性复合型油藏为主。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