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江汉平原消泗剖面沉积物磁组构特征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陈亮;张玉芬;李长安;李一保;马永法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 出生年:1981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江汉平原;消泗剖面;沉积物;磁组构;古洪水
  • 起始页:190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04CB7202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472151、90411005和40672206)联合资助
  • 刊名: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2004
  • 主办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
  • 主编:何继善
  • 地址:武汉市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
  • 邮编:430074
  • 电子信箱:cjeg@cug.edu.cn
  • 网址:http://unit.cug.edu.cn/gcdgwl
  • 卷:4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60.66 332
  • 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网》全寸收罨期刊
摘要
江汉平原消泗剖面沉积物磁组构特征进行研究,显示该剖面磁化率K平均值为234. 257 (10-6SI),分布范围86.6~428(10-6SI),K值经历了从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P、F、L、E、T、q值大多出现了三次峰值或阶段。在第一阶段(0~70cm),k、P、F、E为高值,L值经历了一次偏高的波动;在第二阶段(70~135cm),K、P、F、E偏低,L、T、q、E均发生一次大的波动,L、q在此次波动中达到该剖面最大值,T、E达到最小值;在第三阶段(135~195cm),k、P、F、E偏高,L、T、q、E亦发生一次大的波动,L、g在此次波动中达到该剖面次大值,T、E达到次小值。通过对磁化率K和椭球体主方向的研究识别出该地区共发生大型洪水15期,它们发生的时间分别大约为距今3475a、3289a、2885a、2699a、2450a、2357a、2233a、2140B、1953a、1829a、1705a、1550a、1425a、1301a、1115a。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