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CO2的地质埋存与资源化利用进展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许志刚;陈代钊;曾荣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出生年:1977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CO2;油气藏;煤层;地质埋存;采收率
  • 起始页:698
  • 总页数:10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温室气体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资源化利用及地下埋存”(编号:2006CB765800)资助。
  • 刊名:地球科学进展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6
  • 主办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 主编:周秀骥
  • 地址:兰州市天水路8号
  • 邮编:730000
  • 电子信箱:adearth@lzb.ac.cn
  • 网址:http://www.adearth.ac.cn
  • 卷:22
  • 期:7
  • 期刊索取号:P206 208-147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把CO2注入油气藏、煤层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方法(CO2-EOR、CO2-EGR、CO2-ECBM),因其在提高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采收率的同时,又能使一部分CO2永久地埋存于地下,实现油气增产和CO2减排的双赢效果,而成为当今CO2减排最具潜力的现实选择。CO2-EOR( Enhanced Oil Re-covery)方法适用于油田开发晚期,通过把CO2注入到比较稳定的油藏,一般可提高油藏采收率达10% ~15%;另外把CO2注入到气田中,实施CO2-EGR( Enhanced Gas Recovery)。一方面,接近枯竭的气田在没有地层水入侵之前具有巨大的埋存能力,为CO2提供巨大的埋存空间;另一方面注入CO2后,使地层重新增压保持储层中原始的压力,可以保持储层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原有的油气圈闭可作为良好的埋存箱能有效地阻止CO2泄漏,使部分CO2能永久地埋存于地下。此外,也可以把CO2注入到煤层中,实施CO2-ECBM( 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利用煤层对CO2和煤层气(主要为甲烷)吸附能力的差异,实现CO2排替CO2,提高CO2的采收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