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赤道中太平洋对流活动与西太平洋副高西伸的时延相关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余丹丹;张韧;洪梅;刘科峰;王辉赞;桂祁军
  • 单位1: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出生年:1979
  • 学历:博士
  • 职称: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交叉小波;相干小波;副热带高压;非绝热加热;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
  • 起始页:292
  • 总页数:13
  • 经费资助:热带海洋气象科学基金项目——东亚夏季风系统与西太平洋副高相互影响的机理分析和预测研究(2006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短期数值预报误差修正研究(40375019)
  • 刊名:海洋科学进展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3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学会;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主编:袁业立
  • 地址:青岛市高新技术区仙霞岭路6号
  • 邮编:266061
  • 电子信箱:hbhh@chinajournal.net.cn
  • 卷:26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26.067627
  • 数据库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采用交叉小波与相干小波变换方法,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卫星观测的外逸长波辐射(OLR)资料,在多年平均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选择2005和2006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西伸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重点讨论了赤道中太平洋地区的对流活动对西太平洋副高西伸与维持的影响与关联。结果表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间,赤道中太平洋地区的对流活动通常表现出半月左右的准周期振荡,与副高活动具有相似的时频结构和周期特征,且前者对后者存在着约一个周期的超前影响,两者的这种时延相关性表现出较好的预报意义;运用大气视热源和全型垂直涡度方程,讨论了赤道中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引起的经向加热异常对副高西伸的影响,指出由于异常的非绝热加热在副高西伸区域产生异常的反气旋性涡度输送,进而影响和制约副高形态和位置的变异。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