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施肥结构对旱地红壤有机质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4
  • 作者:李成亮;孔宏敏;何园球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出生年:1976
  • 学历:硕士
  • 职称:研究实习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施肥结构;红壤;土壤物理性质
  • 起始页:116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中国科学院创新课题(ISSASIP0201和KZCX2-413)
  • 刊名:水土保持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7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主编:邵明安
  • 电子信箱:E-mail:journal@ms.iswc.ac.cn
  • 网址:http://www.iswc.ac.cn;http://www.periodicals.com.cn
  • 卷:18
  • 期:6
  • 期刊索取号:P396.06144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第三版)
摘要
研究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旱地红壤有机质和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部分年份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某些程度的波动,但总体上随施肥年限的延长呈增加趋势;与对照处理相比,有机肥能够显著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本田还田是该地区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佳方法。
     有机肥施用均可显著地降低红壤旱地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但不同的种类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即秸秆和本田还田的效果优于厩肥和绿肥的。与化肥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显著地促进了土壤中>1mm和1~0.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厩肥和绿肥处理中>1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也显著高于秸秆及本田还田处理的。各种有机肥之间及其与对照相比0.5~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机肥的施用不仅显著地提高了0. 25~0.05mm微团聚体含量,而且显著地降低了0.05~0.002mm微团聚体含量。除本田还田处理外,其它处理的<0.002mm微团聚体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