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岩性地层油藏构造控制因素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高晓辉;方杰;张静;赵霞
  • 单位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所
  • 出生年:1980
  • 学历:硕士;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二连盆地;下白垩统;断陷结构;坡折带;断裂调节带;岩性地层油藏
  • 起始页:663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06-01A-01-01)资助。
  • 刊名:石油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0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 主编:杨茁
  • 电子信箱:syxb3@cnpc.com.cn syxb2@cnpc.com.cn syxb1@cnpc.com.cn
  • 卷:29
  • 期:5
  • 期刊索取号:P450.66167
  • 数据库收录:本刊已被美国《工程索引》(EI)、《石油文摘》(PA)、《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JICST)、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国内外20多种重要的数据库和检查系统收录
摘要
根据地震、测井及钻井信息和层序地层学理论,对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类型进行的深入研究表明,影响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岩性地层油藏的主要因素有断陷结构的类型、坡折带控砂模式和断裂调节带类型。根据构造样式,将二连盆地断陷结构进一步细分为单断断超式、单断断槽式及复合式3种类型;将坡折带控砂模式细分为陡坡断崖型与近岸水下扇、陡坡断坡型与近岸水下扇—浊积扇、陡坡断阶型与扇三角洲—浊积扇、缓坡斜坡型与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缓坡挠曲型与扇三角洲—浊积扇、缓坡断阶型与辫状河三角洲或扇三角洲—浊积扇6种类型;将断裂调节带划分为断层断弯型、断层断接型、断层交叉型和断沟型4种类型。对不同类型构造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藏的研究和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