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一种独特的隐蔽油藏——夏9井区成岩圈闭油藏成因分析及其对勘探的启迪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旷红伟;高振中;王正允;王晓光
  • 单位1: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单位2:长江大学
  • 学历:博士
  • 职称:副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成岩遮挡;成岩圈闭油藏;夏9井区;准噶尔盆地
  • 起始页:8
  • 总页数:7
  • 刊名:岩性油气藏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9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集团西北地质研究所;甘肃省石油学会
  • 主编:刘全新
  • 电子信箱:yxyqc@petrochina.com.cn
  • 卷:20
  • 期:1
  • 期刊索取号:P450.6211
摘要
夏9井区系在一向北东方向抬起消失的鼻状构造背景上,既无构造圈闭,亦无砂层上倾尖灭圈闭,在该鼻状构造的低部位,于三叠系、侏罗系内发现了多个规模不一的油藏;对于同一砂层,构造低部位为油层,而构造高部位却均为水层,如此“低油高水”的反常现象,一直困扰着石油地质工作者。近年,笔者从实际资料入手,通过深入研究后认为:成岩遮挡是夏9井区油藏的主控因素;而构造坡度变缓带则是形成成岩遮挡的必要条件。成岩遮挡强度与储层物性条件密切相关:物性条件好者,其成岩遮挡强度较低,只能形成规模较小的油藏;物性甚好者,其成岩遮挡强度甚差,不能封堵住油气,则不能成藏;相反,物性条件稍差者,其成岩遮挡强度较高,则可形成规模较大的油藏。可见,此类成岩圈闭油藏的成藏规模与储层物性的优劣呈负相关关系。夏9井区成岩圈闭油藏的发现及对其成因的认识,为隐蔽油气藏提供了一个新的勘探目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