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膜序批式间歇反应器的膜污染特性及控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张胜;徐立荣;李慧琴;董小磊;张铭川;竺建荣
  • 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 单位2:大同市环境保护局
  • 出生年:1969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职称: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膜序批式反应器;膜污染;临界通量;膜阻力;好氧颗粒污泥
  • 起始页:166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6AA06Z318)
  • 刊名:环境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7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编:欧阳自远
  • 地址:海淀区双清路18号
  • 邮编:100085
  • 电子信箱:hjkx@rcees.ac.cn
  • 网址:http://www.hjkx.ac.cn
  • 卷:30
  • 期:1
  • 期刊索取号:P875.06 929-3
摘要
采取厌-好氧交替运行、实验室人工配水的方式,连续运行300d,研究膜序批式间歇反应器运行过程的膜污染特性及其控制.结果表明,在运行初期的75d内,污泥处于絮体状,SVI值64.6~110.6mL·g-1,膜污染呈快速指数增长趋势,TMP平均增长速率为0.309kPa·d-1,膜阻力变化在0.393×1011~1.298×1011m-1·d-1之间,比膜通量从4.4L·(m2·h·kPa)-1下降为0.52L·(m2·h·kPa)-1,75d时的临界膜通量为20L·(m2·h)-1.从75~120d对系统进行了调控,反应器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SVI值逐渐下降,从170d开始,SVI一直保持在40mL·g-1左右,污泥粒径逐渐增大,220d时污泥粒径分布大多在500~1000μm.120~300d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呈缓慢增长趋势,TMP平均增长率仅为0.062kPa·d-1,膜阻力变化率在0.291×1011~0.404×1011m-1·d-1,比膜通量从4.4L·(m2·h·kPa)-1下降为1.4L·(m2·h·kPa)-1,220d时的临界膜通量为40L·(m2·h)-1.这些数据表明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对减缓膜污染发生具有极大作用.曝气强度为100m3·(m2·h)-1时,比膜通量最大,曝气强度为69m3·(m2·h)-1时,膜污染速率最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