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1998年冬季南海环流的三维结构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5
  • 作者:廖光洪;袁耀初;徐晓华
  • 单位1: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单位2: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和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77
  • 学历:硕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南海环流;诊断模式;三维环流结构;上升流和下降流
  • 起始页:8
  • 总页数:10
  • 经费资助: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8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06030)
  • 刊名:海洋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9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学会
  • 主编:潘德炉
  •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1号
  • 邮编:100081
  • 卷:27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26.066\449-1
摘要
利用1998年11月28日至12月27日南海的调查资料,采用三维海流诊断模式,计算了冬季南海三维海流,所得结果如下:(1)冬季南海环流系统方面:1)南海北部,在吕宋西北海域分别存在一个气旋式、反气旋式涡。 2)南海中部,在越南近岸存在较强的、南向的西边界射流,其以东海域出现较强的气旋式环流。南海中部东侧海域存在一个较弱的反气旋式环流。3)南海南部,一般流速较弱。在 112°E以西受反气旋式环流所控制,加里曼丹岛西北海域存在气旋性环流。由于受调查海域所限,这两个环流只部分出现。(2)上述环流系统与200 m层水平温度、密度分布对应较好。(3)南海冬季环流垂向速度分布方面:1)表层,南海北部,在吕宋西北为范围较大的上升流海区,而在东沙群岛附近海域出现了下降流。海南岛以南及东南海域也存在下降流,南海中部,越南以东海域出现范围较大的下降流,其以东为上升流海域,而在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又出现下降流。南海南部,基本上被上升流海域所控制。2)次表层与表层不同,例如在次表层,海南岛东南部海域出现上升流。中层和深层垂向速度分布与次表层相似。(4)关于南海垂向速度分量分布的动力原因:在表层,风应力旋度场起着主要作用;在次表层,β效应与斜压场相互作用是重要的动力因子,而风应力旋度场和β效应与正压场相互作用也有一定影响;在南海中部等区域的中层以及在南海的深层,主要受β效应与斜压场相互作用和β效应与正压场相互作用的共同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