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黑硅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徐文婷;屠海令;常青;肖清华
  • 单位1: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单位2:有研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出生年:1983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黑硅;微结构;反射率
  • 起始页:930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706001)资助项目
  • 刊名:稀有金属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7
  • 主管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 主办单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编:屠海令
  • 地址:北京新街口外大街2号
  • 邮编:100088
  • 电子信箱:xxsf@grinm.com;rmchina@263.net
  • 卷:34
  • 期:6
  • 期刊索取号:P755.06 709-1
  • 数据库收录:中文核心期刊;冶金工业类核心期刊;SCOPUS数据库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中国物理学文献数据库源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冶金工业类核心期刊
摘要
基于黑硅材料的发展,讨论了国内外在黑硅制备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反应离子刻蚀法、飞秒激光脉冲法、电化学刻蚀法及金属辅助刻蚀法,总结了各种工艺在应用上的特点,对黑硅材料当前取得的应用及发展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黑硅材料的特殊结构能够极大降低硅表面光反射,有效提高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其特殊光敏性可应用于光波探测器;表面各向异性的黑硅在红外吸收中可以产生太赫兹辐射。当前飞秒激光脉冲法制备的黑硅材料体现了很好的光敏性,并且有望直接嵌入目前半导体制造工艺,因此备受青睐,然则其制备成本较高;相比之下,电化学刻蚀法则设备简单、成本较低,亦颇具研究前景。最后,展望了国内黑硅材料的发展趋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