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一番禺低隆起油气复合输导体系探讨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施和生;秦成岗;张忠涛;轩义华
  • 单位1: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 单位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学历:博士生
  • 职称: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白云凹陷北坡一番禺低隆起;“网络式”复合输导体系;断裂体系;输导砂体;不整合面构造脊
  • 起始页:361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项目“近海大中型油气田形成条件及勘探技术”课题“近海隐蔽圈闭油气藏勘探技术”(2008ZX05023-2)部分研究成果。
  • 刊名:中国海上油气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9
  • 主管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 主编:姜伟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小街6号海油大厦20层
  • 邮编:100027
  • 电子信箱:coog@cnooc.com.cn
  • 卷:21
  • 期:6
  • 期刊索取号:P714.06 141
  • 数据库收录: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中国海洋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石油文摘》;《中国地质文摘》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摘要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一番禺低隆起地区受多期构造叠加影响,具有长期生烃、多源供烃的烃源特征,发育包括断裂体系、输导砂体、构造脊、不整合面等在内的油气输导体系。研究区油气主要输导层位为T60(23.8Ma)-T50(18.5Ma)和T40(16.5Ma)-T35(13.8Ma),其中T60-T50广泛发育连片的古珠江三角洲一滨岸沉积砂体及其上覆的巨厚泥岩,为油气的横向输导及长距离运移提供了必要条件,而T40-T35发育的三角洲、斜坡扇与低位进积复合体是研究区有利的油气储集体和侧向输导体。广泛发育的第三系同沉积反向断层是研究区油气运移的纵向输导体系。断层、砂体、构造脊及不整合面等输导体系相互匹配,形成了“构造脊”背景下的“网络式”复合输导体系。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