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大柳塔采煤塌陷区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赵红梅;张发旺;宋亚新;荆恩春;卫文;韩占涛
  • 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出生年:1981
  • 学历:硕士
  • 职称:助理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采煤塌陷;空间变异;地统计学;Kriging法
  • 起始页:753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2124);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005DFA90200)。
  • 刊名: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主编:陈述彭
  • 地址:北京大屯路甲11号
  • 邮编:100101
  • 电子信箱:dqxxkx@igsnrr.ac.cn
  • 网址:http://www.dqxxkx.cn
  • 卷:12
  • 期:6
  • 期刊索取号:P626.06 208-1
  • 数据库收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刊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通过研究采煤塌陷区土壤水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特征,查明了采煤塌陷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这对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塌陷区土地复垦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大柳塔双沟采煤塌陷区为试验区,利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采煤塌陷条件下的包气带土壤水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采煤塌陷造成塌陷区土壤层位在垂向上倒置、重组,引起土壤粒度、容重、孔隙度等土壤物理特性的改变,使塌陷区土壤含水量比非塌陷区显著降低,在不同深度层(0~60cm)分别减少14.2%~21.9%;在垂向分布上塌陷区土壤水分也表现出较强的变异性,其离散系数在不同深度(0~60cm)与非塌陷区的差值在19.2%~50%之间。根据试验区0cm、20cm、40cm、60cm四个层面土壤含水量的Kriging插值等值线图显示,土壤含水量低值区均位于塌陷区内的塌陷坑部位,证明地表的地裂缝、塌陷坑、塌陷洞等塌陷形态对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颇为显著。采煤塌陷区土壤含水量降低、空间变异性增强直接导致了地表植被生存环境的恶化,地表景观被严重破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