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植被波谱空间尺度效应及尺度转换方法初步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万华伟;王锦地;屈永华;焦子锑;张颢
  • 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单位2: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卫星中心筹备办公室
  • 出生年:1981
  • 学历:博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波谱;测量尺度;SAILH模型;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 起始页:538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571107和40601059);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编号:20040027019);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编号:2002AA130010)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7CB714407)。
  • 刊名:遥感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7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联合中心;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
  • 主编:李小文
  • 地址:北京市安外大屯路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 邮编:100101
  • 电子信箱:jrs@irsa.ac.cn
  • 网址:http://www.chinainfo.gov.cn/periodical/ygxb
  • 卷:12
  • 期:4
  • 期刊索取号:P625.066 815
  • 数据库收录: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基于遥感图像的地物识别需要大量地物波谱数据的支持,而现有地物波谱库中收集到的同一地物的波谱,由于其测量尺度和方法的差异,波谱也存在很大差异。以冬小麦为例,首先介绍了材料波谱、端元波谱和像元波谱这3种不同尺度波谱的概念,并以实验数据分析了不同测量尺度下波谱的差别,以此说明波谱尺度转换的必要性。然后利用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建立不同测量尺度下的波谱转换关系。分别验证了SAILH模型和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在波谱转换中的精度。研究表明,在大尺度上采用统计模型,在小尺度上采用非线性的物理模型可以解释不同尺度观测植被波谱之间的差异。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