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不同石漠化等级的孢粉组合特征及其生态指示意义——以花江实验区为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赵增友;袁道先;罗伦德;石胜强;郝秀东
  • 单位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84
  • 学历:硕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花江试验区;孢粉组合;石漠化等级;植被
  • 起始页:113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KDL2008—15)、西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swu208001)
  • 刊名:中国岩溶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主编:蒋忠诚
  • 地址:广西桂林市七星路50号
  • 邮编:541004
  • 电子信箱:carso@tom.com
  • 网址:http://www.karstjournal.ac.cn/ch/index.aspx
  • 卷:29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22.06 141
摘要
以贵州省关岭县南部北盘江试验示范为例,分析了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地上的表土孢粉组合特征,揭示了孢粉组合特征与石漠化等级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石漠化地区的孢粉组合具有鲜明的特征,乔木与灌木合占16.1%,草本与蕨类植物合占58.9%,这反映了石漠化地区以草蕨类植物为主的植被状况;孢粉组合与石漠化等级呈良好的相关性,草蕨类植物随石漠化等级的升高比重由41%增加到77.6%,种类由14种增加到27种,乔木花粉所占比重由6.9%降到2.6%,植物种类不变;孢粉组合反映出三出凤尾蕨等蕨类植物对岩溶石漠化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和代表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