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太行山南段平顺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张海东;刘建朝;江爱国;刘淑文;戈小红
  • 单位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出生年:1982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成矿特征;找矿预测;侵位机制;平顺铁矿;太行山南段
  • 起始页:234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200614004)
  • 刊名: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79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长安大学
  • 主编:刘建朝
  • 电子信箱:dkyhxb@chd.edu.cn
  • 网址:http://www.zzs.chd.edu.cn
  • 卷:32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06.6209
  • 数据库收录: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美国《地质学题录与索引》收录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收录期刊;美国《石油文摘》(PA)收录期刊;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收录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期刊;英国《动物学记录》(ZR)收录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文摘》(CSTA)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地质文摘》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摘要
通过对太行山南段平顺铁矿矿区构造特征及岩浆岩的动力学分析研究,认为第一岩浆岩带属于被动侵位机制,岩体内部成矿潜力较大;第二岩浆岩带为主动侵位机制,背斜核部及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部位为有利成矿区。同时根据岩石、矿石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Pb同位素特征及矿体与岩体的关系,认为晚期闪长岩是主要的成矿母岩,但早期基性一超基性岩间接为铁矿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来源;矿体的形态明显受到接触面及周边构造形态的控制,呈不规则板状、透镜状、分枝状、羽状分布。最后运用矿体成矿规律、磁异常、电法异常等找矿预测方法,在研究区内圈出了龙降沟岩体南缘、双井、东郊3个找矿预测区。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