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缝洞性碳酸盐岩储层钻井液漏失预测地质—地球物理方法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马骏骐;游利军;康毅力;杜春朝;李宗杰
  • 单位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0
  • 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裂缝;溶洞;碳酸盐岩;钻井液;井漏;预测;地球物理
  • 起始页:90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49-003-03,2008ZX05005-006-08HZ)、973计划课题(2010CB226705)和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项目(07ZQ026-113)
  • 刊名:钻采工艺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8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
  • 主办单位:四川石油管理局钻采工艺技术研究院;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采气工程研究院
  • 主编:韩烈祥
  • 地址:四川广汉中山大道南二段
  • 邮编:100011
  • 电子信箱:zcgy2288@sina.com
  • 网址:www.chinainfo.gov.cn/periodical
  • 卷:33
  • 期:3
  • 期刊索取号:P714.06 999-3
  • 数据库收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美国石油文摘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石油文献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钻遇缝洞性储层常常发生严重井漏,目前防漏治漏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前预测漏失概率,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基于碎屑岩欠压实理论的压力预测等方法不适用于碳酸盐岩层系,不能用于碳酸盐岩层系钻前井漏预测。从地质学方法、钻前预测的地震方法、测井资料及邻井资料等方面论述了目前井漏预测方法,重点说明了岩溶作用趋势分析法、地震属性特征分析法、测井响应特征分析法的原理,给出了在塔河油田现场应用实例。分析指出,预测井漏是涉及多学科、多尺度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加强对缝洞系统结构参数与漏失响应关系的认识,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漏失预测数学模型,提高预测精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