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原始瓷的制作工艺和产地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朱剑;王龙正;汪丽华;马泓蛟;王昌燧
  • 单位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单位2:中德人类演化与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
  • 出生年:1975
  • 职称:讲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原始瓷;产地分析;EDXRF
  • 起始页:1990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875169),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JCX3.SYW·N1201)和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20070116)资助
  • 刊名: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
  • 主编:黄本立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学院南路76号钢铁研究总院
  • 邮编:100081
  • 电子信箱:chngpxygpfx@vip.sina.com
  • 网址:http://www.gpxygpfx.com
  • 卷:30
  • 期:7
  • 期刊索取号:P342.80 220
  • 数据库收录:物理类、化学类核心期刊
  • 核心期刊:物理类、化学类核心期刊
摘要
原始瓷一直是学术界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其产地和工艺关系到我国古代陶瓷发展模式以及商周文化面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采用XRF和XRD等科技手段,对最新出土的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遗址7枚原始瓷片进行了测试和产地推测。分析结果显示,应国墓地原始瓷瓷釉中磷含量明显偏高,暗示其使用了草木灰作为原料。与其他已发表的原始瓷数据相比,应国墓地出土原始瓷瓷釉的Ca/Al和P/Al值明显不同,暗示其配方工艺与南方产地产品有所差别。分析结果显示,应国墓地原始瓷产地不在南方。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