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张继光;秦江涛;要文倩;周睿;张斌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单位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80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红壤旱地;长期施肥;微生物生物量;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酶活性
  • 起始页:364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国家973项目(2005CB12110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89B18)资助。
  • 刊名:土壤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8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编:赵其国
  • 电子信箱:soils@mail.issas.ac.cn
  • 网址:http://www.soils.issas.ac.cn
  • 卷:42
  • 期:3
  • 期刊索取号:P390.6107-1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以江西进贤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活性有机C、C库管理指数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土壤相比,施有机肥处理土壤的pH、CEC、有机C、全N、全P、无机N、速效P、速效K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土壤活性有机C和C库管理指数也较试前土壤和其他处理土壤明显提高,此外,土壤的转化酶、脱氢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也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活性有机C以及4种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且它们均与土壤有机C、全N、全P、无机N、速效P等土壤养分呈显著正相关。因此,红壤旱地通过长期施用有机肥或与无机肥配施,不仅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从而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壤持续生产力。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