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藏当雄县拉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喷流沉积成因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连永牢;曹新志;燕长海;杜欣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 单位2:武警黄金第一支队
  • 出生年:1978
  • 学历:硕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喷流沉积;叠加改造;矿床成因;铜铅锌多金属矿;拉屋
  • 起始页:1041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530103)
  • 刊名:吉林大学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6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主编:林学钰
  • 电子信箱:jdxbdxb@jlu.edu.cn
  • 网址:http://www.xuebao.jlu.edu.cn
  • 卷:40
  • 期:5
  • 期刊索取号:P206.6332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拉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纳木错—嘉黎断裂带南侧的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来姑组中,矿体分布受日音拿背斜控制。矿区内矿化类型以层纹状、层状矿化为主,晚期有脉状矿化叠加。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通过矿石和容矿围岩的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研究显示,矿床容矿围岩稀土元素具有弱Ce负异常(0.89~0.95)和Eu中等亏损(0.56~0.64)的特点。硫化物硫同位素δ~34S值变化范围为-2.92‰~-0.42‰,平均值为-1.68‰,为深源硫来源。矿石中石英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矿床成矿热液流体早期以深循环的海水与岩浆水的混合流体为主,中、晚期则有为长时间大气降水的参与,成矿流体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综合研究表明:拉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属于喷流沉积-叠加改造型矿床,具有喷流沉积型矿床的特征,燕山期则表现为岩浆热液活动叠加改造。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