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石油和天然气运聚效率的主控因素及定量评价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2
  • 作者:周海燕;庞雄奇;姜振学;周杰
  • 单位1:石油大学(北京)
  • 出生年:1976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油气运聚效率;主控因素;烃源岩残留烃量;储集层滞留烃量;运移流散烃量;构造破坏烃量;定量评价
  • 起始页:14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61999043310)。
  • 刊名:石油勘探与开发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4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编:谯汉生
  • 邮编:100083
  • 电子信箱:skykeg@petrochina.com.cn
  • 网址://www.dragonsource.com;www.qikan.com
  • 卷:29
  • 期:01
  • 期刊索取号:P613.06167-9
摘要
烃源岩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大部分在运聚成藏过程中损失了,因此石油和天然气运聚效率主要取决于油气运聚过程中的损耗量的大小。损耗量包括烃源岩残留烃量、储集层滞留烃量、运移流散烃量和构造破坏烃量。天然气的运聚效率远小于石油,是由于天然气在溶解性、扩散性、吸附性等物理性质方面与石油有差异。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一下奥陶统及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模拟计算,认为影响石油运聚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构造破坏作用和储集层滞留作用,而影响夭然气运聚效率的主控因素是运移过程中的扩散、溶解及构造破坏作用。构造作用同时控制塔里木盆地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聚效率,对正确评价油气资源量有重大意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