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三峡蓄水后典型河段分形维数的变化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周银军;陈立;欧阳娟;刘金
  • 单位1: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3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河道;三峡工程;河床表面分形维数;演变;河床综合阻力
  • 起始页:299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B05B03-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672125)
  • 刊名:水科学进展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0
  • 主管单位:水利部
  • 主办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学会
  • 主编:张建云
  • 地址:南京市广州路225号
  • 邮编:210029
  • 电子信箱:skxjz@nhri.cn
  • 网址:http://skxjz.nhri.cn
  • 卷:21
  • 期:3
  • 期刊索取号:P490.6 144-29
  • 数据库收录: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针对三峡工程蓄水后下游河道河床表面形态的变化,采用分形维数对河床表面形态进行量化,并分析河道冲淤调整特点,对河床表面分形维数(BSD)的变化特点及物理意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BSD与河床各个剖面形态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SD能全面地反映床面形态的复杂程度。三峡蓄水后,宜昌-虎牙滩和宜都河段BSD明显增大,关洲河段增大幅度较小,而芦家河河段BSD值略有减小,同时,各河段BSD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三峡蓄水后下游河道河床综合阻力的调整结果。可通过对各河段演变趋势的分析,来预测其BSD的变化,进而为分析其阻力和水位的变化趋势提供依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