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单砂体内部流动单元评价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闫百泉;马世忠;王龙;樊立新;王桂华
  • 单位1: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71
  • 学历:博士
  • 职称:讲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流动单元;单砂体;建筑结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微相
  • 起始页:11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国家“973”攻关项目(2001CB20914),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基金(YJSCX2007-146HLJ),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风险创新基金项目(油科函字(2004)32-KF3)
  • 刊名: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7
  • 主办单位:大庆石油学院
  • 主编:阎铁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
  • 邮编:163318
  • 电子信箱:xuebao@dqpi.edu.cn
  • 卷:31
  • 期:06
  • 期刊索取号:P452.066108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石油文摘》;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石油文摘》(P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摘要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指导下的沉积微相研究为基础,选择渗流因数、存储因数,对成因单砂体内部4级流动单元进行研究,并划分成4个级别.A(最好),B(好)类流动单元主要是河道主体成因控制的高效渗流场,C(中等),D(差)类流动单元主要是河道边部、废弃河道等微相控制的低效渗流场;A,B类流动单元储层具有较好的储存能力和高效的采出程度,C,D类流动单元是剩余油容易富集部位,理论和实际研究表明,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是地下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对剩余油形成、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