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三江并流带丹霞地貌景观地质成景作用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3
  • 作者:黄义忠;杨世瑜
  • 单位1:昆明理工大学
  • 出生年:1972
  • 学历:在读博士研究生
  • 职称:讲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三江并流带;丹霞地貌;地质成景作用
  • 起始页:270
  • 总页数:3
  • 经费资助:云南省省院校合作资助项目
  • 刊名: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主编:欧阳自远
  • 电子信箱:kydhtb@263.sina.com
  • 卷:22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71.067967
摘要
本文分析对比了三江并流带黎明、罗古箐、石宝山三个丹霞地貌发育地区的景观特征,从地质学与岩石学的角度分析典型丹霞地貌景观的成景地质条件,探讨景观的地质成景作用,总结景观的成景过程。研究认为,三江并流带丹霞地貌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岩性和构造差异是不同丹霞地貌景观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峰林景观差异因岩层厚度、节理发育程度、交错层理不同而不同;丹霞峰林或赤壁上的“变色瀑布”是裂面或层面之间岩层水渗出沿壁下淌的结果;龟裂纹景观形成严格受岩性和节理构造控制,其发育经过了成景初期、成景中期、成景晚期三个阶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