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热液金矿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研究综述
详细信息   
摘要
文章总结了热液金矿成矿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含金热液来源、控制岩浆热液中金浓度的因素、金在热液中的富集和沉淀机制以及热液金矿成矿地球化学环境。含金岩浆演化早期,磁铁矿、磁黄铁矿和钛铁尖晶石结晶分异会影响岩浆演化形成热液型金矿的能力。与金成矿有关的地热流体中w(Au)为1×10-9~80×10-6,岩浆热液中w(Au)在1×10-6~4×10-6之间变化。金主要以Au‐Cl和Au‐HS络合物形成运移富集,当热液体系的压力较高(>20 MPa)时,Au‐HS或Au‐Cl络合物在热液气相中富集。流体混合、沸腾、不混溶和水岩反应等引起的热液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会导致金络合物的溶解度降低,发生金矿化。在含非晶质As2S3和Sb2S3溶胶的热液中,As2S3和Sb2S3溶胶可以吸附金硫络合物并携带其随热液运移,Au最终随着溶胶沉淀而沉淀。在硫逸度较低〔logf(S2)<-12〕而砷浓度较高的热液中,As可以增大Au的溶解度,As溶解度降低引起含砷矿物和金矿物沉淀,形成含砷黄铁矿‐毒砂‐自然金/银金矿或自然砷‐自然金/银金矿矿物组合。在温度高于自然铋(271.4 ℃)或铋碲化物(富Bi端266 ℃,富Te端413 ℃)熔点的热液中,自然铋和铋‐碲化物以熔融状态与热液共生,并吸附热液中的Au,当热液温度降低至Au‐Bi(241 ℃)、Au‐Bi‐Te(235 ℃)熔体的熔点时,结晶形成自然铋‐自然金‐黑铋金矿或自然铋‐自然金‐铋碲化物组合。含金成矿热液沿着有利热液通道运移过程中,与围岩反应导致围岩发生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以及硫化等蚀变。中—碱性热液体系中,绢云母化会导致金矿化发生。热液蚀变矿物组合反应了成矿体系的物理化学条件,可以用于推断金矿成矿地球化学环境。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