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岩石圈深部结构的远震P波层析成像
详细信息   
摘要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铁等多金属矿产资源基地。该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国际地震中心的震相报告资料,11个地震台站记录的2 880个远震事件,共8 640条远震P波到时数据,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岩石圈深部结构进行了层析成像反演。结果表明:合肥盆地上地幔表现为低速特征;大别造山带岩石圈内的高速体应该是向华北板块下俯冲并在深部发生断离的扬子板块;扬子板块的俯冲断离导致了软流圈物质上涌;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幔都以低速为主,且均表现为从地幔深处向北涌向地表。该上涌的软流圈物质是矿集区形成的深部物质来源;同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东经120°以东地区,该区几乎没有大规模的矿床出露,由浅部到深部总体表现为高速,也佐证了上涌的软流圈物质是成岩成矿的物质来源。初步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成矿模式,认为扬子板块俯冲断离导致软流圈上涌,进而引起岩石圈拉张,岩浆通过底侵作用上升到地壳浅部,然后沿着断裂构造形成侵入岩体,并最终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巨型成矿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