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安徽铜陵凤凰山花岗闪长岩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凤凰山花岗闪长岩与凤凰山铜矿床在成因上关系密切,通过对未蚀变花岗闪长岩中的角闪石和斜长石进行岩石学观察及详细的矿物成分分析,并利用角闪石‐斜长石矿物平衡温压计反演角闪石、斜长石结晶时的温压条件,进一步探讨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条件及其成岩成矿意义。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角闪石分子中Si=6.37~7.16 p.f.u.(p.f.u.为每单位晶胞),Mg/(Fe2++Mg)=0.63~0.76,Al(Ⅳ)T=0.84~1.63 p.f.u.,属于镁角闪石和镁钙闪石。斜长石牌号An变化范围为:23~36,主要为更长石和中长石。通过角闪石‐斜长石温压计的计算,得出早期角闪石结晶压力为446~474 MPa,对应的岩体侵位深度为14.72~15.63 km,结晶温度为1 066.39~1 070.55 ℃;晚期角闪石结晶压力为100~191 MPa,对应的岩体侵位深度为3.32~6.32 km,结晶温度为784.26~822.7 ℃。综合分析表明凤凰山花岗闪长岩是来自于深部幔源的岩浆沿断裂上侵至中下地壳(约15 km),形成深部岩浆房,并发生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作用,随后在构造扰动下,深部岩浆房中的岩浆沿构造薄弱面再次上侵至近地表(3~6 km),经冷凝固结形成的。矿物温压计算结果和区域地层学资料显示,自141 Ma以来,凤凰山矿区遭受剥蚀的主要是地层,岩体以及矿床的剥蚀程度较小,属于保存条件较为完好的成矿系统,而当前凤凰山铜矿勘探和开采深度不足1 km,因此,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