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广西大厂矿田大福楼锡多金属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
详细信息   
摘要
位于大厂矿田东带的大福楼锡矿床是一个以产锡和锌为主、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且规模较大的锡石硫化物型矿床。针对该矿床特征典型、研究薄弱、成矿条件优越及找矿前景可观等因素,对流体包裹体和硫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福楼矿床主要发育6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单相气相包裹体、单相盐水溶液包裹体、两相富蒸汽包裹体、两相富液体包裹体、含CO2相包裹体和含NaCl子矿物包裹体),包裹体大小一般为5~25 μm,少数为30 μm,主要呈多边形、米粒状、椭圆形、长方形以及不规则状,少数呈三角形以及半自形的负晶形。包裹体主要含Ca2+、Mg2+、K+、Na+、SO42-、Cl-和NO3-等液相成分以及CO2、CO、CH4和N2等气相成分。成矿流体属于Na(K)‐Ca(Mg)‐Cl型卤水溶液,呈弱酸性,包裹体中不含O2,表明成矿过程中没有游离氧的存在,而CO2、CH4和H2的含量相对较高,表明成矿流体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矿物中含NaCl子矿物包裹体的大量存在,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岩浆热液特征。包裹体中的氟对锡的迁移和沉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硫盐矿物的存在可能对锡的富集沉淀造成不利影响。硫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矿石的δ(34S)值为-1.54×10-3~2.18×10-3,极差为3.72×10-3,均值为1.141×10-3,以正值为主,矿石δ(34S)值稍微偏离基性岩类硫的范围,而与陨石硫的同位素组成非常接近,具有重硫富集和典型岩浆来源的特征。锡矿硫元素可能部分来源于龙箱盖隐伏复式花岗岩体,显示岩浆活动在成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锡矿与Ⅰ型花岗岩联系紧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