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闽南沿海地区变质变形侵入岩时序划分及其地质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根据接触关系,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岩石变形变质特征及原岩的岩石学、矿物学等特征,将闽南沿海地区变质变形侵入岩划分为早侏罗世东山序列(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晚侏罗世古美山序列(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145.4 Ma,LA‐ICP MS锆石U‐Pb)及早白垩世早期漳浦序列(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121.5~139.4 Ma,锆石U‐Pb)。并据侵入岩产状、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等特征,分析各序列花岗岩的成因及形成时的构造环境,认为早侏罗世东山序列岩浆来源为壳‐幔混合源(I型),形成于构造体制由挤压转向拉张转换期大陆上隆(碰撞后隆升)的构造环境(PAG);晚侏罗世古美山序列岩浆来源为幔‐壳混合源(I‐S型),属与板块碰撞(俯冲作用)有关的同碰撞花岗岩(ACG);早白垩世早期漳浦序列岩浆来源为壳‐幔混合源(I‐S型),属构造体制由挤压向拉张转化时期幔‐壳源型花岗岩(KCG)。该区变质变形花岗岩序次的厘定及其成因、形成环境的研究为长乐—南澳断裂带中生代构造演化提供了依据,并为东南沿海地区寻找与中生代岩浆作用有关的钨、锡、铜、钼等矿产提供找矿理论依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