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现代海底热液过程及成矿
详细信息   
摘要
原始的海水成分、基岩的组分及结构、热源性质等因素决定着现代海底热液喷口系统的流体成分,同时,各种地质构造背景下的岩浆脱气作用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热液流体的组成。热液流体一旦喷出海底,就能形成不同类型的热液沉积体,包括高温流体形成的金属硫化物或硫酸盐烟囱体、热液丘以及由低温弥散流及非浮力羽流形成的含金属沉积物堆积体。高温烟囱体的形成受控于海水和热液的混合比例,常常表现为典型的两阶段模式,即先形成环状硬石膏表层,然后在其内部发生富Cu硫化物的沉淀。这一模式在更大尺度上也可以观察到,如TAG热液丘。含金属沉积物遍布海底,除热液羽流外,金属硫化物烟囱体在氧化环境中氧化蚀变的产物也是其重要来源。生物的活动贯穿于现代热液过程的始终,并在烟囱体的形成、分解以及羽流的扩散沉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热液生物矿化机理、Lost City型热液场以及超慢速扩张洋脊的有关研究是海底这一系统研究的热点,前两者研究能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早期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而后者的考察和研究能进一步丰富海底热液成矿理论,并有助于寻找更大规模的热液矿体。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