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惠州黄洞水库沉积速率及孢粉的环境指示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对惠州黄洞水库沉积钻孔(HD)进行了210Pb和137Cs 测试,结合岩性、粒度分析和建库历史资料为佐证,以137Cs为主确定了研究区沉积物年代序列和沉积速率,同时对钻孔沉积物进行了孢粉和炭屑指标的实验分析。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建库前沉积速率较快(约为1.5 cm/a),建库后(1960年以来)沉积速率降低(约为1.0 cm/a)。钻孔孢粉组合和炭屑记录揭示出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孢粉种类为禾本科(Gramineae)花粉、芒箕(Dicranopteris dichotoma)、松属(Pinus)花粉等,孢粉绝对浓度和乔木与非乔木花粉比值(AP/NAP)是指示森林覆盖度的重要指标。同时出现乔木花粉减少、孢粉总浓度下降及禾本科相对含量上升,表明了裸地增加和水土流失严重,为人类砍伐和焚烧频率最高的时期。显著的大面积山火事件可以根据沉积物炭屑浓度与孢粉浓度比值(C/P)的峰值来判断。孢粉和炭屑记录揭示流域内建库前、大跃进-文革期、改革开放中后期3个时期不同的植被生态条件,反映了不同阶段人类活动方式和强度的变化,与历史文献记载的1958年大炼钢铁、1963年百年一遇大旱和1986年造林绿化工程等主要事件对比显示出一致的变化。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