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钼多金属矿床的组合类型、成矿作用和成矿谱系
详细信息   
摘要
中国钼矿资源丰富,近十几年来,钼矿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文章以中国目前发现的104个中型以上的钼多金属矿床为基础,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从矿床类型、成矿岩体特征、成矿作用等方面,对中国钼多金属矿床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并从成矿谱系角度分析了矿床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国钼多金属矿床可分为6种组合类型:独立钼矿、Mo‐Au组合、Mo‐Cu(Au)组合、Mo‐Pb‐Zn组合、Mo‐W组合、Mo‐Fe组合。通过含矿岩系的岩体特征、岩石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的对比分析,将中国钼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岩体分为3种类型:(1)壳源(下地壳为主)高氧化、低演化岩浆;(2)壳源(上地壳为主)低氧化、高演化岩浆;(3)壳幔混源岩浆。不同矿床组合的矿体空间组合样式主要表现为:Mo‐Cu(Au)、Mo‐Pb‐Zn和Mo‐Fe组合以倾向渐变式为主,Mo‐Au矿床以走向渐变式为主。矿化分带表现为:岩体中以Mo、Cu、W矿化为主,接触带以Fe、Pb‐Zn、Cu(Au)矿化为主,围岩中以Pb‐Zn、Au矿化为主。在成矿阶段特征上,中国钼多金属矿床可分为矽卡岩化阶段(以Fe、W、Mo矿化为主)、云英岩化阶段(以W、Mo矿化为主)、高中温热液阶段(以Mo、W、Cu矿化为主)和中低温热液阶段(以Cu、Au、Pb‐Zn、Ag矿化为主)。Mo‐W、Mo‐Au组合的成矿岩体以壳源为主,独立钼矿、Mo‐Cu(Au)、Mo‐Fe组合以壳幔混源为主。钼多金属矿床的金属沉淀机制主要体现在:(1)反应机制(地球化学障),包括矽卡岩矿床中的硅‐钙界面、由热液引起的围岩蚀变以及由构造作用引起的构造地球化学障等;(2)减压降温机制;(3)流体混合机制。总体上,上述6类钼多金属矿床组合可分为2个成矿谱系:Mo‐W‐Pb‐Zn成矿谱系,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具有壳源特征,岩浆分异程度较高;Mo‐Cu‐Fe‐Pb‐Zn‐(Au)成矿谱系,其成矿岩浆岩多具有壳幔混源特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