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武夷篁碧矿区逆冲推覆构造及其与钼、铅‐锌成矿作用关系
详细信息   
摘要
北武夷篁碧矿区出露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西的逆冲推覆构造。野外观察表明,推覆构造在形成过程中一方面错断了先期形成的辉钼矿(体),另一方面其派生的北西西向张裂隙又控制了晚期铅锌矿体的分布。结合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154 Ma)、赋矿火山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138 Ma,131 Ma)和主要推覆构造断裂带中钾长石的39Ar‐40Ar年龄(131~129 Ma),认为矿区经历过多期成矿作用,第一期斑岩体中的辉钼矿形成于晚侏罗世早期(154 Ma),之后在早白垩世发生岩浆活动,形成粗面安山岩((138±1) Ma)和流纹质晶屑凝灰岩((131±2) Ma),并于早白垩世中晚期(129 Ma)形成破坏先期辉钼矿的推覆构造及其控制后期铅锌矿体的派生张裂隙。铅锌矿体形成于构造活动之后,其形成时间不早于129 Ma,表明在早白垩世的岩浆活动后,还有一期成矿热液活动,在推覆构造派生张裂隙中形成铅锌矿体。故推覆构造具有破坏矿体和控制矿体两重属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