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阿姆河右岸中下侏罗统构造变形及构造圈闭特征
详细信息   
摘要
阿姆河右岸区块为CNPC在阿姆河盆地的重要合作区块,目前对该区中下侏罗统构造面貌认识不甚清楚,严重制约着该区深部的油气勘探进展。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钻探资料及新近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对研究区中下侏罗统层序界面的全区追踪对比,探讨了阿姆河右岸区块中部三维地震区的中下侏罗统构造变形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下侏罗统构造圈闭类型及其成藏有效性。研究表明,研究区中下侏罗统构造是在晚二叠世—三叠纪断陷阶段形成的查尔朱断阶背景上,经过侏罗纪—古近纪的坳陷阶段和新近纪以来的来自南东方向的强烈挤压改造形成的综合产物。整体来看中下侏罗统主要发育有NW—SE向、近EW向、NEE—SWW向和NE—SW向4组断裂,不同走向断裂其形成时代、运动学特征、演化过程及在空间上的分布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受不同断裂活动性质的影响,研究区发育有NW—SE向、NE—SW向及NNE—SWW向3组不同走向的褶皱构造。受中下侏罗统构造变形过程的控制,研究区构造圈闭主要为背斜型圈闭,它们多被断裂切割改造,形成断层‐背斜复合型圈闭。根据圈闭发育的控制因素可以分为在基底古隆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背斜型圈闭(A型)和与基底古隆起无关的新近纪形成的挤压背斜型圈闭(B型)。不同类型圈闭的成藏有效性存在明显差异。A型圈闭由于是在基底古隆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中下侏罗统储层发育相对较好;B型圈闭主要位于研究区东部,早中侏罗世该区位于水体较深部位,储层发育差。根据A型圈闭在后期构造运动中被改造的强弱,可进一步分为A‐1型和A‐2型圈闭。A‐1型圈闭后期被改造程度弱,早期古隆起边缘断裂的后期活动未将早期(新近纪以前)可能已经形成的中下侏罗统原生油气藏完全破坏掉,从而一部分原生油气藏被保存下来;而A‐2型圈闭后期被改造程度强,早期断裂的后期活动或新生断裂将早期可能形成的中下侏罗统原生油气藏严重破坏。3类构造圈闭中下侏罗统成藏有效性以A‐1型圈闭最好,A‐2型圈闭次之,B型圈闭最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