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合成扩散星光刚玉的物理性质及成因探讨
详细信息   
摘要
通过常规的宝石学测试方法、电子探针分析及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等测试,详细研究了3块待测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并将其与天然刚玉及合成星光刚玉进行了对比研究。3块待测样品的颜色分别为橙红色、褐红色及紫红色,透明度较高,其中橙红色的为近透明,另外2粒为半透明。强光下发现样品的表面有一层云雾状的物质。星光浮于表面,且较为发散、弯曲。星光相交处可见宝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3块样品的表面均有较多的凹坑,其中2块近表面可见隐约的丝状包裹体,但定向性较差;1块似有熔融的特征。这些特征表明,这3块样品中包裹体可能是经过高温处理而成,非合成退火所致。3块样品均可见到较明显的细密的弯曲生长纹,表明其为焰熔法合成产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3块样品的致色元素均为铬,为红宝石;丝状体为钛酸铝。紫外‐可见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其吸收光谱为铬吸收谱。综合分析所有的特征,认为这3块样品为焰熔法合成红宝石,星光的产生是在合成红宝石生成加工后,通过扩散作用所形成的丝状钛酸铝对光的反射所致。(晨光录)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