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河南省安林矽卡岩型铁矿的成岩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详细信息   
摘要
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的河南省安林铁矿是典型的邯邢式矽卡岩型铁矿,矿体产于闪长质岩石和中奥陶统灰岩的接触带。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安林闪长岩体的侵位年龄为(123.38±0.81) Ma,略晚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区的含矿岩体,形成于岩石圈大规模减薄伸展时期。但其中含有古老的锆石说明岩浆经历了地壳的混染。闪长质岩石具有相对低SiO2、高Mg#、高碱,富集Ba、Sr和LREE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i、Ta等高场强元素的特点,暗示了其形成于岩石圈地幔。岩相学特征以及Harker图解指示了岩浆经历了较强的分离结晶作用,因此推断安林闪长岩可能是软流圈地幔上涌导致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原始的辉长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或岩浆房中发生了以铁镁矿物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同时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的结果。安林地区矿石具有和闪长岩体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铁的成矿作用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矿床中闪长岩体、矽卡岩、矿石和碳酸盐围岩的主量元素对比研究表明钠交代作用引起Na、K、Fe、Si等元素在各岩类间的迁移,其中迁移出的铁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安林地区初始岩浆富含水,分离结晶作用使残留岩浆水饱和而发生出溶;且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受到区内膏盐层和碳酸盐地层的混染,促进了岩浆中流体的出溶并使出溶的流体富含Cl-,为有利于铁质活化的富Cl-岩浆流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