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详细信息   
摘要
震后应急野外考察表明,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同时使北川—映秀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两条倾向NW的叠瓦状逆断层发生地表破裂。其中,沿北川—映秀断裂展布的地表破裂带长约240 km,以兼有右旋走滑分量的逆断层型破裂为主,最大垂直位移6.2 m,最大右旋走滑位移4.9 m;沿灌县—江油断裂连续展布的地表破裂带长约72 km,最长可达90 km,为典型的纯逆断层型地表破裂,最大垂直位移3.5 m;另外,在上述两条地表破裂带西部还发育着1条NW向带有逆冲垂直分量、左旋走滑性质的小鱼洞地表破裂带,长约6 km。这一地表破裂样式是近期发生的特大地震中结构最复杂的一次逆断层型地表破裂,地表破裂的长度也最长。利用已有的石油地震剖面,结合余震分布和地表破裂带特征等资料构建的三维发震构造模型表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现今和第四纪时期以地壳缩短为主,斜滑逆冲型地震表明青藏高原中东部的水平运动在华南地块与巴颜喀拉地块之间的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转化为地壳的缩短和隆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