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四川攀西拼贴构造
详细信息   
摘要
根据断裂、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和地球物理等标志的地体解析方法,将攀西地区划分为盐源、盐边、冕宁、西昌、会东和扬子陆块六大地体。地体边界断裂都是一些长期活动的岩石圈断裂、壳断裂或基底断裂。地体拼合出现熔结深成岩体,与地体离散有关会出现基性超基性岩体侵入或玄武岩喷发。攀西地区岩浆活动十分频繁,元古代的蛇绿岩。晋宁澄江期的中酸性侵入岩是地壳重熔的结果。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是大陆岩石圈区域引张的标志。印支燕山期主要有碱性花岗岩和正长岩侵入,是地体拼合的结果。该区至今仍是构造活动区和地震带。古地磁表明该区在古生代是位于赤道附近的大陆碎块,晚三叠世才向北作大幅度漂移。晋宁运动形成褶皱基底。澄江期是沟弧盆构造格局。加里东海西期处于被动大陆边缘,形成坳陷和隆起。海西晚期印支期开始裂解和拼合。燕山期处于板内环境。喜马拉雅期至今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褶皱带,板块内部形成南北向构造带。该地区构造面貌是一典型的拼贴构造。(司春玲)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