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柴北缘西段团鱼山岩体的地球化学、年代学及Hf同位素示踪
详细信息   
摘要
柴北缘西段团鱼山花岗闪长岩体SiO2含量为66.35%~70.04%,具有富碱(Na2O+K2O=7.20%~7.57%),富钠(Na2O/K2O=2.37~3.38),弱过铝质(A/CNK=1.00~1.02)以及低镁指数(Mg#=23~26)等特点,为钙碱性弱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具有较低的Y(4.65×10-6~6.31×10-6),Yb(0.38×10-6~0.54×10-6)以及较高的Sr(858×10-6~1 020×10-6)含量,Sr/Y=162~192,显示了高Sr低Y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的U‐Pb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团鱼山花岗闪长岩的侵位时代为(437.4±3) Ma。结合柴北缘地区超高压变质年龄(423~458 Ma),认为该岩体是在陆壳俯冲背景下,基性下地壳加厚脱水引发部分熔融的结果,熔融温压条件可能为P>1.2 GPa和T>800 ℃,源区残留相主要为石榴石+角闪石。锆石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其εHf(t)值变化于-11.4~8.15,二阶段模式年龄存在888~1 078 Ma(具正的εHf(t)值颗粒)和1 300~1 699 Ma(具负的εHf(t)值颗粒)两组,另有两个核部测点的二阶段模式年龄分别为2.45 Ga和3.00 Ga(对应测点的U‐Pb年龄>2.4 Ga),表明团鱼山花岗闪长岩源区物质组成复杂,主要为中元古代—古元古代地壳物质和新元古代新生地壳,同时暗示柴北缘地区在太古代已有地壳形成。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