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邻区地壳速度结构:来自利辛‐宜兴宽角地震资料的约束
详细信息   
摘要
为了理解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中生代成矿的深部动力学过程,Sinoprobe‐03‐02项目于2011年9月至10月,在跨宁芜矿集区和郯庐断裂带实施了从安徽利辛至江苏宜兴450 km长的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速度剖面结果显示,Moho面深度和地壳速度结构在郯庐断裂两侧东西方向存在明显的差异:(1)在东部扬子块体内部,地壳覆盖层厚3~5 km,西部的合肥盆地下方,则达到4~7 km;(2)剖面平均Moho面深度为30~32 km左右,在郯庐断裂下方,Moho面深度在35 km左右;在宁芜矿集区下方,Moho面整体深度偏浅,达30~31 km左右,但局部范围内,Moho面深度至34 km左右;(3)剖面的下地壳平均速度在6.5~6.6 km/s左右,在宁芜矿集区下方,下地壳速度偏低,为6.4~6.5 km/s左右,剖面上地幔顶部的速度结构平均在8.0~8.2 km/s。在宁芜矿集区下方,速度偏低,为7.9~8.1 km/s左右;(4)郯庐断裂带的下方,从地表开始,还存在20多千米长的低速异常带,一直延伸到Moho面附近。剖面的宁芜矿集区下方Moho面上隆、下地壳及上地幔的低速异常等壳幔结构特征,预示下地壳不以榴辉岩残体为主,支持燕山期地幔岩浆的上涌和侵入并成矿,是热上涌物质的源地。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