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蒙边境沙麦—玉古兹尔地区钨和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形成时代和成因机理
详细信息   
摘要
作者对横跨中蒙边境线的沙麦—玉古兹尔钨和钨(钼)矿化集中区代表性钨和钨(钼)矿床进行了系统研究。含矿花岗岩体锆石SHRIMP铀‐铅同位素年龄为(225.9±2.1)联Ma,钨(钼)矿石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为(224±6.2) Ma,二者具有明显的成因联系。无论是沙麦钨矿床,还是玉古兹尔钨(钼)矿床,其主要成矿期石英流体包裹体数据十分相似,属中—高温度和中—低盐度NaCl‐CO2±H2O流体。考虑到含矿花岗岩的εNdt)值均为正值,同时结合其它地质证据,可以推测,钨和钨(钼)矿床是岩浆流体与大气降水相混合的产物。印支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不仅为成矿体系“注入”大量成矿物质,而且为热液的对流循环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沙麦—玉古兹尔地区钨和钨(钼)矿床成矿作用与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有关,属与深成侵入岩有关的中—高温热液脉型金属矿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