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地洼学说的历史贡献
详细信息   
摘要
地洼学说系陈国达教授于1956年创建,他在“地槽地台”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壳第三基本构造单元——地洼区,至今地洼学说已发展成为融大地构造学、成矿学及地壳动力学为一体的地学综合理论体系。地洼学说对整个地球学科理论体系的主要贡献有4个方面:1突破传统的地壳构造“二元论”,建立了地壳构造多元论,科学论证了地壳第三单元——地洼区;2突破了地壳构造直线发展或循环发展的模式,建立了地壳构造动“定”转化递进演化的螺旋式发展模式;3突破了单因素成矿论,建立了多因复成成矿理论;4建立了历史动力研究法系统。在实际运用中,对于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区域找矿战略的部署;指导油气地质勘查;指导隐伏矿床(体)找矿勘探以及对环境、工程地质、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实践中,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黄永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