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金沙江中段含锰铁矿化点的发现及其找矿前景
详细信息   
摘要
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东侧原雄松群为一套变基性火山‐碎屑岩系,是否属于前寒武系一直存在争议。野外调研期间发现铁矿化线索,初步认为铁矿化与原雄松群变基性火山作用关系密切,并受到印支期二长花岗岩的改造叠加,具有较大成矿潜力。矿石多呈块状、蜂窝状、角砾状,少数呈气泡状、瘤状、绳状。矿石矿物主要为含锰磁铁矿,少量赤铁矿、褐铁矿、孔雀石及氧化残留黄铁矿。捡块样分析,TFe多在50%以上,属于含锰富铁矿。通过LA‐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赋矿变玄武岩的岩浆喷发时代为(228.3±2.1) Ma,表明该地段雄松群的时代为中三叠世,成矿时代也为中三叠世。含矿变基性火山岩为具E‐MORB地球化学特征的拉斑玄武岩系列,指示成矿构造环境可能为小洋盆。铁矿化点与地面高磁异常基本吻合。在金沙江中段甚至更大的范围内,与中三叠世变基性火山岩系(原划雄松群)配套的高磁异常区,是寻找火山岩型含锰磁铁矿的重要方向,可能伴生铜‐多金属矿化。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